秋日的卢沟桥掘金配资,天高云淡,石狮肃立。9月18日,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十支队某部官兵来到这里追寻历史足迹,感悟强军使命。
走在古老的桥面上,官兵们俯身抚摸石狮上清晰可辨的弹痕。这些形成于1937年7月日军进攻宛平城时的战争印记,与不久前列队通过天安门广场的现代化装备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。一级上士丁毅感慨道:“从抗战时期的‘小米加步枪’到如今阅兵场上展示的智能化装备,改变的是武器装备,不变的是中国军人捍卫和平的初心。”
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掘金配资,5098张黑白照片组成的照片墙,记录着中华民族抗战的5098个日夜。官兵们在“卢沟桥事变”半景画馆前驻足,16.5米高、50米长的半圆形画面呈150度展开,通过绘画、塑型、幻灯、音响相结合的方式,重现了那段烽火岁月。
“站在这里,仿佛能听到当年的枪炮声,看到先烈们浴血奋战的身影。”刚参加完阅兵安保任务的战士马成涛说,“作为一名现代军人,我们要传承这种不怕牺牲、英勇奋斗的精神,将其转化为练兵备战的实际行动。”
纪念馆展柜里,一双鞋底磨穿三层、鞋帮沾着血迹的草鞋掘金配资,默默诉说着抗战时期的艰苦卓绝。这是一位通信兵在传递紧急情报时穿着的,他在身中数枪的情况下仍坚持爬完最后三里路。这种“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”的精神,让穿着现代化作战靴的当代官兵深受触动。
参观过程中,官兵们不时交流体会,分享感悟。教导员赵梓辰表示:“从阅兵场到卢沟桥,从现代化装备到历史文物,这次参观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,强国必须强军,军强才能国安。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,我们要从抗战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,切实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。”
夕阳西下,参观活动接近尾声。官兵们在纪念馆前整齐列队,记录下这意义非凡的时刻。红旗猎猎,仿佛在诉说:这和平繁荣的盛世,正如英雄所愿。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(掘金配资
嘉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